Friday, June 28, 2013

方言節目給誰看

本文于西元二零一三年七月三号或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论版-缺乏同理心

我国华校,华小与独中,推广华语(即中国大陆的普通话或台湾的国语)已有多时。

记得念华小时,校方都不准同学之间说方言。方言只能在家里或亲友间说上。

在笔者的家乡,闽南语是主流华人方言,很多人开口闭口都是闽南话。殊不知还有不少非闽南籍人士,若对他们也说闽南话,不太妥当。当然,他们当中迫于生计也把闽南话学熘了,不提还真不知并非闽南人。

雪隆区是国内经济最昌盛之区,无数各籍贯华裔都从各自的家乡来此谋生。若他们多数都念过华小,想必都懂得华语。但很奇怪,很多华裔来到雪隆谋生都得学上广府话,自愿学的话算还好,但往往都是为了生计而学。于三语之外再多学一语。原来我们都是语言天才,宝贵时间通通拿去学语言。

语文地位左右经济机会,这是事实。不然当年政府也不会千方百计要强化国语地位。

笔者想说,先辈推广华语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籍贯间隔阂,以华语交流。毕竟像古时般鸡同鸭讲时以写字取代说话太过古怪。

从前,全国都只能收听得到一家政府中文电台。这台都是纯以华语广播。之后几年,陆陆续续出现了广播范围遍及全马的私立中文电台,算算目前已有五台。

五台中,有四台制作不少广府语节目。甚至把早上黄金时间都让给了广府语节目。某些台今年也增设了闽南语时段。笔者不解,全国华裔多数都是广府人吗?

至于广告,广府语广告也多不胜数。笔者想问,难道广告公司都认为全国华裔都是广府籍,所以要制作很多很多广府语广告来推销产品或服务?

华裔热衷保护母语(方言),笔者大力赞成。人人都有权学习并使用母语。唯若认为本国华裔都理所当然懂得某籍贯方言,实在很没有同理心。

Sunday, June 9, 2013

母語國語何來沖突?

笔者看到报道,缅甸政府正在限制该国大城的汉字招牌数量,只允许商家在招牌写上缅文和英文。

笔者不知道为何东南亚诸国都曾经有此排华现象,反而对英文就情有独钟,大开国门欢迎英文在国内满地开花。是不是英文比华文更有斤两?这有待专家学者研究研究。

大选过后,就有不少人及团体吵嚷要政府关闭各母语源流学校,说什么阻碍国民团结。还有人不爽某些公司聘请谙华语文人士就是歧视国语文等等。其实这些论调不新鲜,算是在炒旧菜。

本地华文环境,实话实说,目前尚算健全。当然,这是比较曾经排华的泰印越诸国而言。若与中港台比较,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是马来西亚乃多元环境使然。

在很多国人看来,本土华裔国人如今仍能学华文读华文报听华文广播看华文戏写华文文章,华裔国人实在应该感恩。这话说得没错,相比起他国政府来硬的,逼所有华裔国民同化,我国政府温和多了,只是采用不鼓励华教的政策。

显然华教先贤也贡献良多,他们煞费苦心与历届政府周旋斗智,甚至一度要使华文成为官方语言,虽然失败了,但可谓虽败犹荣。政府始终保持君子风度,没有霸王硬上弓,忽视华社声音而强行关闭所有华文学校。

所以,我们今天华文能够应用自如,对,应该感谢当局宽容大量。

但是,感恩不代表必需让步,任由权益受侵蚀。

许多地区华小供不应求,华社因而争取增建华小。这类例子,是应他人需求而帮忙,不算是不感恩,不算是忘恩负义。

华小为免学生功课过重,使用较国小浅的国语文课程,这也算不上不感恩。毕竟华小还是尊重宪法,看重国语文,教授学生国语文。

大家有没有想过,数十年前,华裔国人先祖,自中国南来。他们多数不谙英文,但当中某些为了生计,需与各友族打交道,不管是对印度人对马来人,都是一律说国语。

甚至,华裔之间,若其中一方不谙英语,或不懂得对方方言,有的也以国语来沟通。现在多数华裔国人懂得华语,不同籍贯只见,都可用华语交谈,所以用国语的现象的就少见了。

即使是现在,各小贩中心,或咖啡店,或各行各业,聘请了许多外劳,华裔顾客都倾向以国语来与他们沟通。

以上种种例子说明,华裔国人在与不谙华语者沟通时,都很自然的用上国语。即使聘请外劳的老板也好,华裔国人也从没去强迫他们来学习我们的母语。我们华裔国人其实都很尊重国语。

至于国语程度,因人而异,人人资质各有不同,不能强求人人国语一定有上等水准·。

口音方面更是如此,英语华语都会有各地口音有异的现象,国语又岂能避过?

所以,笔者很不解,华裔国民很尊重、很配合政府,但还是被有心人士耍弄,久不久拿华社课题来大做文章,刺激华社,不乱不罢休。

其实,国语受宪法保护,理应很易成为全民通用语,之所以困难重重,笔者认为,是英语文在国内占据崇高地位所致。

英语文,乘着全球化坦克,横扫全球。为了因应国际化,很多机构或行业都鼓励员工以英语文交流。这些机构这些行业是不是非使用英语文不可,从来没人去探讨,可见英语文地位非常崇高。

很多国人,非常依赖英文,开任何店,从外到内,从装潢字体到招牌,一定是英文为先,就连开单做帐,没英文都不行。

笔者发现,在某些地区,甚至有国人认为华裔都是说英语的。他们往往选择以英语,而不是国语,与笔者交谈。

大家都习惯使用英语交流,国语当然就用不着了。

国语文得到官方保护,许多官方消息,都有以巫英两语文发表。很多官方消息,不经华文媒体报道,华社都难知晓。

由此观之,比起国语文有受政府照顾,华语文处境更加艰难,怎么可能威胁国语文地位?怎么还有人要限制国人学习母语?

萬國寫中文



此文于西元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获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论版-斯裔僧的中文作品

笔者在中文报发表文章,从未想过谁会是读者。

当然,读者必谙汉字,否则怎么能阅读中文报?

笔者很清楚,除非经翻译,否则笔者藏在文章内的信息,应该没机会为友族所识。

最近,笔者在贵报副刊读到某则文章,作者中文程度很好,把某佛教理论写得很透彻,笔者十分欣赏该文。

瞧瞧作者哪一位,笔者又惊又喜,竟是斯里兰卡裔僧人。

笔者学中文用中文二十余年,中文文章读过万万篇,要读到非华裔所书写的,数载难逢。

很多外族可以把华语说得又准又溜,一旦要读写汉字,就气泄了一大半。像有关僧人般能以汉字阐明某些论点的,不可多得。

世界最多人学的语文,非英文莫属。以英文写作,已非英美人的专利。各洲都有人写出英文佳作。早前著名英文小说《追风筝的孩子》作者就是伊朗裔。所谓的〔软实力〕,英文国际化就是成功范例。

其实,即使汉字初学者,只要懂得丁点汉字,也能写上琅琅上口的白话文,作简单书面沟通,不成问题。至于要写得生花妙笔字字珠玑,当然就须熟悉多些汉字读多些中文书了。

语言功能多,传承知识是其一。如果非华裔觉得用汉字能读上的东西,用英文也能读上,学汉字就显得多余。

汉字流传数千年,著作众多,佳作不少,里头有智慧有知识,值得众民族共赏。这些智慧、知识、概念、术语,属白人语系的英文,要译得比原文传神,绝对费时费力,还不如直接学中文来得干脆利落。

随手拿来的例子,有〔天下〕、〔江湖〕、〔君子〕等等。英译这些词汇,只能做到含义接近,但要准确表达,尚需无数时日。不亲自学习中文了解华夏文化,难以真正融会贯通。

笔者期待一天能有见到更多的安倍仲麻呂(日本)、崔致遠(朝鲜)、利玛窦(欧洲)、白毫子(越南)、鸠摩罗什(印度)、李约瑟(欧洲)等。

当然,以上都是大师,退而求其次,外国人若能以简单汉字作书面沟通,已是大大进步了。

人人,不分族裔,都读得懂自己的作品,想必是每位中文写作人的梦吧?